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成都特色美食小吃的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成都特色美食小吃的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油炸脑米花
鸡米花我们都听过,但是脑米花你听过吗?
大家都晓得成都人是出了名的爱吃脑花,上卤锅下火锅正常得很,但是下油锅的这道油炸脑米花绝对算得上是奇葩。
把脑花切成小坨坨,下油锅炸,然后捞出来浇上蛋黄酱,外皮酥脆,吃起来满是爆浆的感觉,让人停不下来。
成都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她的魅力不仅在于文化底蕴、自然风光、悠闲生活,还在于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各种美食。
钟水饺
钟水饺是成都老字号小吃,始于光绪年一个钟姓老板,水饺皮薄而柔韧,猪肉馅鲜而料足,上桌时淋入秘制的红油酱料,吃起来十分满足!
赖汤圆
是成都老字号小吃,创于1894年,汤圆香甜滋润,不烂皮不露馅,不粘牙不腻口。它的老板姓赖,最早只是在成都沿街挑担煮汤圆,没想到这一煮竟然煮出了个成都百年老字号。
供图/东方IC
担担面
担担面是成都另一特色小吃,亦是从前挑担沿街叫卖的小吃,所以叫担担面,这是一种干溜面,面条柔润有弹性,加入肉末,拌匀后,肉汁顿时入味。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一道中文闻名的川菜,始创于清朝一个陈姓老板娘,将豆腐加入肉末、花椒、郫县豆瓣,成品麻辣软嫩,豆腐入味,色香味俱全。
肥肠粉
成都名特小吃,将手工做的红薯粉加辣椒、花椒煮熟,再放入事先卤好的肥肠,吃起来粉是柔的、肥肠是耙的,汤汁微麻微辣。
老妈兔头
能把兔头吃得这么有滋味,估计也只有成都了,一个老妈兔头几乎成了每个人到成都比尝的小吃,兔头的口味很多种,麻辣、原味、五香……让人垂涎!
串串
重庆的火锅,成都的串串,串串的消费不高,属于非常接地气的草根消费,但成都人对串串非常重视,店的规模、卫生、菜品新鲜度不亚于火锅,各种荤素菜1-3块钱一串,便宜的才几毛钱。三五好友在一锅红汤里涮串串,酣畅淋漓!
川北凉粉
成都,天府之国,美食之都,是吃货的天堂。许多国人甚至是外国人都发出“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赞叹。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1、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相传为1841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 小贩创制,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
2、廖排骨
廖排骨是四川著名的卤食品牌。自1982年正式成立并注册商标以来,经过30年的持续稳定经营,截至2011年,已发展成为省内大型民营食品企业。招牌廖排骨很酥软,骨肉分离,很好吃,很入口。
3、夫妻肺片
成都地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我在成都已经生活了十年了,我超级爱吃成都的美食,成都有很多传统特色小吃,下面让我来为你推荐:
首先为你介绍,今年的7月20日,四川省“天府旅游美食”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全四川省共有809道美食入选,最终正式推出了全川最具代表性的省级天府旅游美食100道,充分展示了巴蜀饮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深厚内涵。以下就是成都市入选的100道美食:
结合以上名单,以及我和周边朋友的爱好,我推荐你一定要品尝的成都美食是:
1.冒节子肥肠粉
如果不能吃辣的朋友建议点微辣,或者清汤也不错哦。爱吃肥肠的朋友一定要点肥肠粉加一根节子,非常超级入味的。
到成都旅游,必须品尝的传统特色小吃有哪些?来成都旅游,除了去传统的旅游景点游玩外,品尝成都的传统特色小吃是必须的。而成都的这些传统的特色小吃也落户在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内,来成都旅游的人在游览景点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停下脚步来品尝成都的传统特色小吃。
成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留传下来的特色小吃众多,有吃在成都的美誉。成都著名的传统特色小吃有,钟水饺、赖汤圆、担担面、龙抄手、韩包子、张凉粉、张鸭子、三大炮、杂酱面、肥肠粉、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玉林串串等,各有特色,品尝方便。来成都旅游的人都会选择其中几种进行品尝。
来成都旅游的人除了品尝传统特色名小吃外,还要坐下来品尝成都的盖碗茶。摆龙门阵、看川剧折子戏、听散打评书,也是来成都旅游的必修课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成都特色美食小吃的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成都特色美食小吃的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wrw.com/post/6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