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客家特色美食理念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客家特色美食理念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客家菜如同客家语一样古老,是中华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行于广东的惠州、河源、梅州、深圳、韶关;江西的赣州;福建的龙岩、汀州;广西的贺州、玉林;台湾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等地。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是盐焗鸡、客家酿豆腐、客家盆菜、猪肚鸡、酿苦瓜、梅菜扣肉、三杯鸭、三及第汤、腌面、艾粄、萝卜粄、碗粄、等。
客家菜出自福建长汀和广东梅州,主要流行梅州、惠州、河源、韶关、深圳、赣州、龙岩、三明、贺州、玉林、防城港、新竹、苗栗、桃园等地。客家菜分布范围主要包括赣江、汀江、梅江、东江和北江流域的赣南、闽西、粤东、粤北和珠江口东岸的客家大本营,还有遍布于湘滇陕黔浙琼等省的散点客家居住地。
客家菜便以内陆型的油重味浓、咸香软糯为特色,即客家话说的“肥、咸、香”。
客家菜的用料大都以家禽和野味为主,追求原汁原味,即“饭有饭香,肉有肉味”。有所谓“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鹅不浓”的***。注重火功,以蒸、焗、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客家菜讲求四时节气,有“冬羊、夏狗、春鸡、秋鸭”之说。
我老家是广东河源的!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客家妹子! 客家不是指定区域的一群人,客家是一种人文精神!客家人风俗习惯和生活点滴。
都说客家妹子勤劳、善良、顾家,性格温婉、知书达理,其实说的全部都是事实,客家的女孩出的厅堂、入的厨房!
我今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说客家文化! 围绕着出的厅堂入得厨房主题,我带大家欣赏一下属于河源客家特色的美食。
三黄鸡
看到图片口水流一地,我好多年没有回老家啦!我们那叫三黄鸡,很多地方叫白切鸡,这个图里面少了客家人吃鸡的一个标配,那就是酱油葱花调味!
不过我自己就喜欢原汁原味的,不喜欢蘸酱!蘸酱会掩盖了鸡本身的那份香甜!
客家让豆腐
我老爸的拿手菜!跟北方包饺子一样,工序复杂!哈哈!但是味道那是叫绝!
另外,让豆腐衍生出来的,还有让苦瓜、让豆泡(我老家是这么叫的,哈哈),上图
客家,是清末在广东部分地区土著人和客居人之间因地盘之争发生“土客之争”***,这里指的土著人,不是原来的土著少数民族,而是指早期南迁的***,一般称广府人或福佬人,客家人是指粤东(粤赣闽交界地)向南向西迁居的***,民系争斗,客一方客家人的称呼就这样叫出来了,客家人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客,部分相同民系语言风俗的人也称客家人。在有些地方明明说的客家话却没叫客家人,如叫说崖话的人。
客家发源地分河源、梅州、惠州、韶关!客家文化博大精深!善于舞火龙、舞麒麟、舞狮子、舞花灯、放花船!客家人最常提起酿豆腐、酿肉圆、酿薯园、铁勺粄、惠水粄!除了这些还有全国之中客家人公认最高的就是广东!在华侨马来人、泰国、新加波这三国又是客家文化继承者!方言仍然以客家话、客家人自居!
我是广东客家人,客家就是从外地迁移来的移民,客家人祖上在中原一带,因受战乱,政治的问题经过几次迁移到达江西南部,然后再迁移到广东,福建,后来湖广填四川,部分广东客家迁移到四川,在广东梅州,因为人多地少,贫穷再次向全省各地和广西湖南海南迁移,福建客家也有部分迁移到台湾,近代客家外出过番,遍布东南亚,
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
古代客家先民的历史开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1],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已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2][3]
客家人以粤赣闽(惠州、梅州、赣州、汀州、河源、韶关、汕尾等)为基地,大量外迁到中国各地(含港澳台)以及南洋(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4]分布在广东(2009年约2300万,约占广东人口的27.5%)、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香港、澳门、台湾(台胞约500万[5])等省区的180多个县(市/区),总人口达7000万以上,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5%;约1000万分布于除中国外的80余个国家,尤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客家语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6]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如岭南)土著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7]。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围龙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
“客家”的说法既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的概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客家特色美食理念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客家特色美食理念是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wrw.com/post/6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