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张家界旅游攻略5日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张家界旅游攻略5日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的建议是,自由行,到了张家界景区后可以从正规渠道聘请导游。
长沙与张家界同属湖南省,而且距离并不算太远。我在2018年2月,是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附近租了一辆车,自驾去的张家界,全程约320公里,耗时约4个小时。
飞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飞行时间约60分钟。
我在网上帮你查了一下,航班的班次有很多,而且票价并不贵。8月21日的机票价格是451元,8月22日后价格就在300元上下浮动,进入9月份以后票价就更低了。
火车:长沙站—张家界站
我在铁路12306上查了,这条线路目前没有动车和高铁,所以只有K和T打头的火车,耗时在4个多小时至6个多小时之间。但是胜在票价便宜,列车车次不同,票价不同,如K9064的硬座票价为83.5元、硬卧170.5元;K810的硬座票价为54.5元、硬卧100.5元。
第一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袁家界—杨家界—天子山
去张家界旅行只玩2-3三天,时间有点短。单单张家界森林公园就可以足足玩2天,还有比如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大峡谷,黄龙洞,宝峰湖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考虑到时间比较少,建议你还是跟个口碑不错的旅行社走,这样免去了自行奔波之苦,将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好。
推荐这样的行程:
第一天:早上长沙出发,午饭后到达张家界大峡谷,游览大峡谷和玻璃桥,晚上入住张家界市内酒店。
第二天:出发去张家界森林公园,游览百龙天梯,袁家界,天子山,御笔峰,十里画廊,晚上入住张家界市内酒店。
第三天:出发去天门山森林公园,穿天门洞,步行鬼谷栈道,下午返程会长沙。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像张家界这样固定的景点,跟团倒也无妨,因为游客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参观游玩,自由行的灵活度并不是很充足,都是山路,还需要借助公共交通,想要辗转于各个观景点,又不必烦恼于吃住安排的衔接,交给旅行社在的确比较省事,况且有团购的价格优惠,又有导游解说,让观景更有趣味性。
不过,自由行才是我的首选,如果只是观景,没有其他过多想法的人,去这些名山大川的景点,跟团我是赞成,不过,不一定是在自己的城市报团,到当地再找靠谱的导游才是更多人的选择吧。
谢邀。我在2017年的8月份曾有过一次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6日自由行,也是从长沙坐火车去的张家界,六天大概花费3500元/人,攻略自己制定,全程玩的也很开心,至于说是选择自由行还是跟团,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但只游玩两三天,行程还是挺紧张的,建议至少游玩三天以上,顺便再说下我的一下个人看法和注意事项:
一、自由行还是跟团游?
每年我都会有两次的出游***,每次5-8天不等,我喜欢根据不同目的地自由安排行程。当然每个人想法不同,可能有很多人喜欢报团,因为自己什么都不用考虑,方便省事,付了钱只管跟着导游,坐车到景点,下车各种咔咔咔拍照,然后前往下一地点。但我不喜欢这种方式。旅游给我带来的并不只是快乐,因为我渴望去看世界,我喜欢不断地去摸索。所以我不喜欢跟团游,追逐自由的人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我只喜欢和自己最亲密的人一起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无论年龄如何增长,我也绝不会让好奇心老去。
当然,如果的确喜欢跟团游,那一定要去正规途径报团或请导游,我之前写过几篇张家界旅行的攻略,在评论中不止一个人提到张家界景区周边的黑导比较多(带你去购物,中途加价等等)一不小心会着了道,被套路,多花钱还算小事,影响自己的旅游心情就得不偿失了。一定要看好旅游团是否会带去购物?有无隐性消费?出门在外小心一点总没错的。
二、游玩时间推荐?
张家界的景点比较分散,而且容易混淆,很多人经常会把张家界森林公园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弄混(记住,离火车站近的是天门山景区,需在汽车站坐大巴前往的是张家界森林公园),只要去到张家界,起码要准备3天时间(建议第1天去天门山景区,第2、3天前往张家界森林公园),这两个景点应该算是张家界核心景区,时间紧张的可优先选择这两个。还有很多景点比如黄龙洞,大峡谷等等,你是根本来不及去了。所以如果你决定要去张家界旅游,起码要预留三天及以上的时间,否则去了也是匆匆而过,体会不到景区的魅力。
由于攻略篇幅太多,在这里我就不展开细说了,想要想了解详细游玩攻略的可以去看看我写的回答《两个人去张家界,三天大概需要多少钱?》,《为什么很多人分不清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呢?》,相信会对你的出行提供一定帮助,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家界旅游攻略5日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张家界旅游攻略5日游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wrw.com/post/5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