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赵佗公园附近特色美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赵佗公园附近特色美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D1 上午遇龙河 下午十里画廊 晚上看印象刘三姐
D2 上午去世外桃源 下午去龙水岩
D4 黄姚古镇一日游
D5 龙脊梯田一日游
D6 古东瀑布 冠岩一日游 晚上看两江四湖
D7 返程
看了几个答案,没有一个回答是专业的。河源作为全国唯一两个纯客家地区之一的一个城市。它的客家文化是丰富而又充满内涵。文化是虚的,而承载文化是活动或者是一些实物。我们的文化传承也是这些东西。我个人认为最能体现河源客家文化特色的,一是紫金的花朝戏,紫金花朝戏是河源本地特色的文化,用客家文化的小戏种,曾评为天下第一团,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连平忠信花灯,源于宫廷的花灯,是河源地区十分有特色的一家文化活动,同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国宝,当然最能体现河源客家文化特色。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迁,时延1500年的记载。
第一次的大迁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间,东晋怀帝妥朝时,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对汉民族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之局,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和平民,也纷纷随着渡过黄河南下。为了避免和原户籍者发生混淆,便把这些新来的户籍称为“客”。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华民旅上出现。
第二次大迁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间。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从皖赣某地居所,现迁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广东北边。
第三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间,金元相继入侵,宋高宗南渡,地这过程中,许多客家人幸均卷入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战争。宋亡后,他们只好退往更偏远的广东东、北部。
第四次大迁徙在公元1645——1843年间,这次迁徙却是康熙皇帝为了争取南方的民心,赐给每个男子8两银子、妇女儿童4两银子,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一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迁徙是在1866年以后,发生于太平天国起义末期。由于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是客家人央太平天国失败后,话多客家人在清***的压力下,纷纷向理智偏远的南方,甚至向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迁徙。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4500万人。其中国内4000万人,国外有500万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国内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纯客县50个,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赣南、闽南和粤东北部。广东的客家人有2000多万,占全省总人数近30%,其中纯客县15个。
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入龙川与当地土著族人杂居的中原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赵佗公园附近特色美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赵佗公园附近特色美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wrw.com/post/4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