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泉港樟脚村旅游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泉港樟脚村旅游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泉港樟脚村都会举行游灯笼,其中以元宵节最为盛大,而且不论天气如何,11个自然村都会参加。
在樟脚村,游龙灯有“添丁发财”的寓意,每年元宵,家里的年轻男子都会去参加,特别是那些刚结婚的,可以去扛龙头灯,期盼来年添丁生子。
游龙灯其实就是每家每户男丁将花灯绑在长板凳上,扛着长板凳将村子绕一遍,长凳互相连在一起,行走在乡间小道上就像神龙游走,所以叫做游龙灯。火龙灯的每段均由同一姓氏的青壮年男性手持。每家每户会将花灯固定在木板上,根据花灯的数量在板上凿出圆洞,将安放蜡烛的木桩固定在圆洞上,每块约4米长。根据每家每户男丁的数量,或8盏一排,或10盏一排,村民扛着板凳,首尾相连游于乡间。家族的灯笼上写着各家的姓氏,队伍全长1公里多,村里共有300多个青壮年男丁负责抬龙,加上敲锣打鼓的,总共有五六百人。最早的游龙灯是用松木点油火作为“火龙”,后来逐渐演化成煤油灯、马灯,一直到现在用蜡烛和纸糊的。
既然火龙灯里放的是蜡烛,而且灯笼是纸做的,难免会不小心烧着,但这个事情在樟脚村游龙灯的时候却会被当做是吉利的事情,被烧掉几盏,来年再添上几盏,“添盏”寓意着“添丁”。
关于这个游龙灯有什么来历呢?
当地的说法是:樟脚游龙灯兴于元末明初,距今有650多年历史。元朝末期朝廷***,朱元璋带兵起义,元军下旨抓壮丁充军打仗,樟脚村民们团结一致,以烽火为信号互相告知,躲过元军的抓捕。明朝建立后,为庆祝战争结束,每年在元宵节当天晚上举办游龙灯活动。
(闽南网 林淳淳)
福建省人民***公布了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单,共有38个村镇上榜,包括9个历史文化名镇和29个历史文化名村。泉州南安市东田镇、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泉港区峰尾镇诚峰村、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惠安县辋川镇辋川村位列其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泉港樟脚村旅游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泉港樟脚村旅游攻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wrw.com/post/3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