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韩城旅游攻略美食篇,韩城旅游美食小吃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韩城旅游攻略美食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韩城旅游攻略美食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韩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小吃街特色菜古建筑等?
  2. 韩城有什么旅游景点呢?
  3. 小时候在农村赶集时,都有啥好吃的?
  4. 司马迁祠春节期间游客多吗?
  5. 渭南有什么好吃的?

韩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小吃街特色菜古建筑等?

首先欢迎你来韩城旅游!韩城景点主要有,老城明清古街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城隍庙步行街,饮食小吃街。芝川司马祠文史公园,九鲤坊小吃街。十月中旬可以到芝阳赏红叶泡温泉。西庄党家村等等…… 1、最佳观赏期:每年10月中旬—11月初

  2、最佳观赏点:芝阳镇孟益沟村;板桥镇香山村(嵬峰村)

韩城旅游攻略美食篇,韩城旅游美食小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芝阳镇赏红叶线路:芝川高速路口(沿108国道)——花椒大道——芝阳镇区——贺龙村——东英村——西英村——梯腊川村——花马庄村——禹山——香山寺——孟益沟村——红叶观赏区。

  4、板桥镇赏红叶线路:

  1)山地自行车骑行线路:从城区沿304省道——板桥镇敬老院(原薛峰乡***)——薛峰水库溢洪道——香山景区

韩城旅游攻略美食篇,韩城旅游美食小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自驾游环线(单线行):304省道——上景峰——上芝公路(战备路)——香山寺——香山景区——居峰马山——薛峰水库溢洪道——板桥敬老院(原薛峰乡***)——304省道



韩城是史圣司马迁故事这里文化深厚。来韩城,首先去拜谒史圣司马迁祠,聆听史记故事,感受史家之绝唱的神韵。其次是去韩城古城,古城以元明清建筑为主,元代建筑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古城有全国三大孔庙之一的文庙,有东营庙,城隍庙,九郎庙,庆善寺,同时古城有大量明清四合院多为原生态,目前故城商业化程度极低,四合院均有人居住,要进院参观一定要主人同意,一些规模大的四合院如吉家大院、状元王杰的三进四合院最好找导游,因为这些院子目前都没有商业开发,所有景点免费,建议找导游详细讲解,当然历史知识丰富的除外,导游一般100元左右。看完古城,游党家村,同样建议找导游。

韩城有什么旅游景点呢?

韩城位于关中平原东北,1986年12月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历史悠久,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的美誉。

韩城旅游攻略美食篇,韩城旅游美食小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党家村

党家村位于韩城东北,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党家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村中有120多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2016年被评为4A级景区。

2、韩城市博物馆

韩城市博物院于1984年5月成立,为4A级景区。

3、韩城普照寺

普照寺是韩城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韩城市,昝村镇吴村,始建于1316年,清代续修,,建筑面积426平方米。

4、司马迁祠

司马迁祠位于韩城市芝川镇东南1公里处,寺院占地4.5万平方米,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5、韩城城隍庙

感谢邀请,

作为一个韩城人觉得旅游景点还是很多的!比如:司马迁祠,文史公园,城隍庙,文庙,党家村,梁代村,等等!但是我一直认为所谓的景点都是挣外地人的钱,当地人看到这些景点都见怪不怪了!就像世界八大奇迹之兵马俑,我相信你去了第一次绝对不想去第二次!

不过韩城作为陕西的“小北京”“小香港”还是很值得一去的。

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怡人,更有吃不尽的美食!

韩城市旅游的地方很多,有司马迁祠墓,有距今1500点年的古城(这个古城可不简单其中元代建筑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也有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之一的古芮国有很多文物都是首次发掘(古芮国距今有3500多年),党家村的四合院有六百多年历史也是值得一去,对了,忘了告诉你这里也是“鲤鱼跃龙门”传说的地方,黄河最宽和最窄的地方也在这里,还有很多像魏长城,秦晋大峡谷,八路军东渡纪念碑等很多景点,非常值得去

韩城的旅游特色主要是以其多元化的古建筑文化为主,景点还是比较多的,下面我们来简单罗列一些!

古城内,一条明清古街道,一群古建筑,一批四合院古民居,风貌古色古香,格局保护完好,是全国六个保护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2000年国家投资保护资金300万元,市上投资300万元,对明清一条街进行维修保护,现已成为具有特色的北方古城浏览区之一。

韩城市博物馆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古城区东部的文庙、东营庙及城隍庙内。韩城市博物馆于1984年5月经市***批准成立。韩城市博物馆馆址设在韩城文庙内,是一座集元明建筑与文物陈列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总占面积一万四千平方米,有馆藏龙文物近万件,其中珍贵文物达数百件之多。

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

韩城,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这里文物古迹遍布广,历史文化渊源。有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大禹庙,普照寺,梁带村遗址博物馆,有鲤鱼跳龙门的痕迹,有大禹治水的凿开河,有赵氏孤儿的三义墓,有宰相王杰的故居。还有世界民居瑰宝党家村!这里交通发达,交通便利,京昆高速从这里经过,韩合机场马上首飞,西韩城际铁路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北上延安,南下西安,东走侯马,西接铜川。

时候农村赶集时,都有啥好吃的?

农村赶集都有哪些好吃的呢?

作为80年代出生在山旮沓的农村娃,小时候很少离开村子。读书的时候都要步行两三公里。大人们去赶集时偶尔会带些好吃的给孩子童年中吃过北京方便面,它还在哩。最早是小浣熊干脆面。干脆面里有很多卡通人物卡片,最早大家都喜欢收集那种漂亮而精美的小卡片。

还有就是面窝(一种油炸的面食,边缘较厚,中间薄或空心)那个纯手工做的面窝真香!由大米,黄豆精盐葱花,芝麻,姜沫配比油炸出来。其色泽金黄,呈圆形锅状,边缘厚实柔软,中间焦脆而不糊。实在是香,一般作为早餐极佳,配上一碗黄酒那就绝了。

还有一个就是黄石港饼。此饼当地作坊都会做。而且当时市面流通的月饼也是黄石港饼繁衍出来的。大别山区盛产芝麻。精选小麦粉发酵处理再两面抹上白芝麻,小火慢慢烤烙,那叫一个香。经常放学回家或者带在路上吃一个或半个。还有一种类似西樵大饼,以前没少淘气,父母会买些大饼作为哄孩子的法宝。 父母从集市或者乡村货郎那里买的红糖鸡蛋卷映象最深。金***鸡蛋卷里面沾裹着一撮红糖(记得是桃红色的)至今都是满满的回忆。

想起来我小时候,每到梨花开放的时候,乍暖还寒,镇上就会有庙会,有赶来的马戏团,歌舞团(大人们不让小孩看的那种),搭个大棚子,进门收费。整个庙会也就3-4个,没有很多,我们是小地方。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喽,那时候物质匮乏,不像现在,我最爱吃的就是羊角蜜,蜜三刀了。因为甜啊,还有爆米花,大米棍,糖葫芦,桃酥,饼干,煎包,蒸包,在我印象里,好像整个庙会也就是这些了。我当时5岁吧,看到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把玩具枪🔫,然后我就一直跟在后面,想要。然后就追他,追着追着就迷路了,然后我就走丢了。剩下的就是哭了,一群大人围着我,我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腿,太阳都看不到了。你想想我是多么无助。幸亏我家大人没有放弃,幸亏没有人贩子看中我,然后我得救啦,哈哈。感谢党。虽然说了这些好吃的我都爱吃,可是我家里穷啊,吃不到啊。都是想吃也吃不上,最后为了安慰我,给我买了两根油条。真香。看看现在的孩子们吃的真好,直到后来我工作了,一次去超市,看到蜜三刀和羊角蜜,我一口气买了20块钱的,吃了几块,甜的我都流泪了。齁人。庙会还在,那些好吃的也还在,可是童年不在了。

小时候每次到赶集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不仅热闹还有好多好吃的,记忆中的赶集时刻,还记的小时候经常陪奶奶一起去赶集,一般大人都会前一天晩上告诉你,明天咱们去赶集。这一晚上翻过来,调过去的觉都睡不着,嚷嚷着快点走呀,买好吃的,是不是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那时的交通基本靠走,走一段坑洼不平时土路,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有拉着小车去邻村磨面的,有挽着包袱领着孩子回娘家的小喜妇,有挎着篮子去卖鸡蛋的,逢集不是每天都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每当逢集的时候农村里面总是格外热闹,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小孩的,大人的,男人的,女人的,笑的,骂的声音此起彼伏。在不到五米宽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来回涌动,将马路挤的水世不通。

赶大集期待的吃包子,水煎包是集市的灵魂,没有水煎包集市如何能称的上集市,一条长长的案板,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就是一个包子铺,水煎包是两面煎,黄灿烂的,油滋滋的,包子真好吃,包子皮是脆的嘎嘣。包子又香又韧的。记忆里的爆米花,是那么的原汁原味,淡中却带着那么一些清新。那个时候膨爆米花的总是一个老大爷,在集上的角落里,听到那膨膨的声音,总会在自家玉米缸里捞上一勺,像奶奶拿上几毛钱,然后后冲过去,排着长队。新奇的看着老大爷摇着摇着,将我们带的玉米粒变成一袋袋可口的爆米花。糖瓜少有人知。农历腊月二十三有吃糖瓜的习俗,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糖瓜,脆甜香酥,别有风味,要是上年纪的老奶奶吃个糖瓜,特别可爱,咬不烂,化不了,在奶奶嘴里倒过来倒过去的,特美好的时光。

赶集留给我甜蜜的回忆,留给我温暖的记忆,过了无忧无虑的年纪,赶集也不再那么有趣


感谢邀请!

小时候在农村赶集,有什么好吃的!

小二哥出生在80年代,重庆农村一个山咔咔里,最喜欢的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赶集了。虽然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也丝毫不影响一定要去的热情。

说到好吃的,影响最深刻的就是1毛钱一支的冰糕和2毛一支的雪糕。其次就是包子,看到街上店铺热气腾腾的包子直吞口水。那时候赶集能吃到这些已经很奢侈了。

还有一种特色小吃,可能也只有我们那里有。三角粑,记得也是两毛一个,卖粑粑的是母子俩,儿子脑子有点问题,一直靠这个维持生计,做了几十年,后来我长大离开老家了就也不知道他们的消息了,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喝过一分钱随便喝的凉水,就是井水加糖晶那种,赶集回家路上经常有卖的,这个值得回味一下哈哈。

感谢关注:逍遥店小二,说说农村美食,分享农村趣事

记得儿时在农村的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长辈们一起去赶集了,因为赶集就意味着可以吃好吃的小零食了。

1

农村的赶集和城里不一样,现在很多地方都还是沿袭着以前的传统,有的赶集是逢单数,有的是逢双数,反正就是要间隔一天,有的不管单数还是双数,只是间隔两天赶集。在农村赶集,我们家乡的土话叫赶场。

2

那个时候只要是遇到周末不读书,大人要去赶集的话,一定会缠大人带自己一起去,只要大人答应第二天一起去赶集的话,晚上睡觉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3

农村的集市很是热闹,对于那个时候,小小的我来说,卖的东西简直太多了,吃的用的,穿的,好吃好玩的,啥都有,每次去赶集,感觉都像是见世面一样新奇有趣。

赶集除了可以吃好吃的,还可以见到一些好玩的东西,尤其是遇到要过年前的赶集,好吃好玩的东西就比平时多了,那才叫新鲜有趣呢。

4

现在还记得那个时候最喜欢,也是想最想吃的东西就是米花糖,这个东西算是儿时的奢侈品了,大人轻易不会给你买,因为大人觉得这种零食吃了也不管饱,过过嘴瘾而已,而且对他们的来说,与其买一块米花糖给你吃,还不如买点猪肉回去大家打打牙祭。跟着大人赶集好多次了,米花糖吃过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每次也都是买一小块尝尝而已,但是每次都吃的格外认真又仔细,恨不得把每一粒米都品出味儿来才咽下去。

司马迁祠春节期间游客多吗?

感谢邀请!

韩城一个有故事的城市,一个有味道的城市,来韩城旅游少不了去党家村、韩城老城和美食街(品尝当地美食羊肉饸饹、胡卜、馄饨等)、梁带村遗址、文庙等这些地方,还有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司马迁祠”,韩城既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史圣太史公司马迁的故乡,它就是充满故事的韩城。

司马迁祠墓始建于公元310年,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祠墓是为了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而修建的。司马迁著述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堪称我国历史学的奠基之作。《史记》曾经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随着“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模式,韩城每年接待游客呈上升局势,从市旅发委获悉,今年元旦***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春节去司马迁祠的话,游客还是挺多了,望大家出行提前做好规划安排,注意安全,过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


渭南有什么好吃的?

渭南时辰包子。渭南时辰包子是陕西渭南市的传统风味名小吃,起源于明朝时期。这种包子的特点是面皮薄而酥软,皮色白正,口感酥软,馅料[_a***_]。在渭南市,人们对时辰包子有着浓厚的情感和认同感,是当地人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

合阳踅面。合阳踅面是陕西合阳独有的传统特色面食,历史悠久,制作讲究。这种面的主要材料是小麦面粉,经过独特的制作工艺后,面的口感韧劲十足,别具一格。

韩城椽头蒸馍。韩城椽头蒸馍是陕西韩城的传统特色小吃,这种馍馍的特点是小巧玲珑,顶部饰以“花箍”,馍面色泽白亮,香醇可口,不仅可独成一味,又可作为辅餐。

大荔带把肘子。大荔带把肘子是陕西省大荔县的传统特色菜,这道菜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味浓香,肉肥而不腻,肘子四周色泽金红,软烂糯口。

渭南石子馍。渭南石子馍是渭南地区的特色小吃,这种饼的特点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在平锅中用油煎熟,其口感酥脆,味道香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韩城旅游攻略美食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韩城旅游攻略美食篇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