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西兰旅游攻略自由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新西兰旅游攻略自由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很少出国旅行,没有去过新西兰。据说新西兰的自然风光不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个人认为,喜欢人文景观,感受不同的异域风情和体验各国不同的建筑风格,出国旅游是最好不过。
但是,如果喜欢自然景观的,中国幅员辽阔,自然风光包罗万象,国外有的中国都不缺,国外没有的,在中国可以寻觅,这是个人甚少出国旅行的缘故。多谢!
谢谢邀请,欢迎各位朋友加我关注并在留言区留下宝贵的意见。
其实去新西兰,除了浓郁的欧洲风调外其他跟我国名山大川相比也没有什么,本人未曾去过新西兰,但是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长年在新西兰工作,据他介绍新西兰主要景点都在南岛,而南岛最著名的要属皇后镇,瓦卡纳湖和摩拉基大圆石最为有名。当地有个说法不到皇后镇,没到新西兰,足以证明皇后镇的重要性。
皇后镇位于新西兰南岛西南部,整个城市处在瓦卡蒂普湖的入海口,群山环绕,景色迷人,湖光山色宛如仙境,所以非常值得一游。
需要注意的几点是:新西兰官方语言是英语,也有部分人使用毛利语,但是只要你精通英语,一般的交流不成问题。新西兰的酒店是没有洗涑用品的,所以你要带好牙刷,牙膏,毛巾,拖鞋等日用品。
*新西兰酒店多数不提供牙刷、牙膏、拖鞋等相关洗漱用具,需要自行准备。新西兰的火车是没有等级的,只有卧铺跟餐车,但是能通往全国各地。
还有一件事你要特别注意,不要从国内带任何动物,植物,水果去,以免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一张是我们滨州秋景,我感觉一点也不比国外差!
因为新西兰和我国的季节相反,2月份在中国是冬天,而在新西兰却是温暖的季节,特别适合出游。
据我们之前去的经验,结合你自己的行程时间安排,我给你几个方案。
如果你有一周时间,建议你深度游新西兰南岛。
可能有朋友知道,新西兰分为南岛和北岛。南岛以自然风光为主,北岛以历史文化为主。而新西兰那些堪称最美的景色,大多都在南岛。
南岛的公路特别适合自驾,峡湾,雪山,湖泊一路上都是风景。不会自驾也没有关系,可以报一个当地的旅行团,6日深度畅游南岛。
喜欢极限运动的朋友可以在皇后镇,体验一把蹦极和跳伞。
如果你有十天或两周的时间,那建议你南北岛一起游览。
在北岛,你可以近距离接触毛利文化,还可以走进霍比特人村,看看当时电影霍比特人拍摄的摄制现场。
12545公里。
美国到新西兰(两国地理中心)的直线距离(飞行路线)为12545公里(7795英里或6774海里)。 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是新西兰最大的教育和研究学府,也是新西兰唯一的全国性大学,还是世界大学生的运动会火种***集地。
欢迎在金秋季节来到世界第八大洲!
衣:
你可能经历从夏到深秋的温度变化,宜带些轻软防寒的衣物,最好能兼顾防雨和防紫外线。还要带遮阳帽和雨伞。新西兰非常干净,换衣的频率可以低一些。另外日温差较大,注意及时加减衣服。
食:
这里没有满汉全席,但海鲜不错; 南极小龙虾、黑鲍、银鱼和三文鱼都很有特色,许多华人餐馆里有“清蒸笋壳鱼”这道菜,少刺的蒜瓣肉味道鲜嫩,值得品尝。乳品大国的冰激凌不可错过,但打卡网红店比较贵; 超市里品种多还便宜,只是要注意自己的贮藏条件,化过的就口感全无了。水果方面除了著名的奇异果外,四月可以买到“斐济果(feijoa)”,拦腰切用小勺挖吃,甜里微酸的口味会使不少人欲罢不能。
住:
基本过了旅游高峰季,住的选择很多,价格也会下落。许多住处如汽车旅馆、民居及某些air b&b都有厨房,转了一天后如能来碗自备食材的热汤面还是很诱人的。较特殊的体验包括“房车旅馆”,除了提供房车泊车、加水、供电、洗衣等还有住宿服务,价格也比较亲民。背包旅馆价格便宜,其“大厨房”是人际交流的好去处。
行:
跟团无可奉告。自驾游则千万小心! 这里交通规则不同,驾驶方向不同,开车习惯不同; 鲁莽开上路,亲人两行泪。建议来之前熟读新西兰Road Code, 尤其是让路规则、交通标牌、环岛通过、路口让路线和停车线、超车线和禁超线等等。找代驾会比较安全,如是个车队至少头车用代驾。旅途规划也很重要,尽量走大路(带标号的路),因路况好,往往会比超近的小路更快到达而且更安全。
新西兰奥克兰飞广州是一条繁忙的航班路线,许多人都会选择这条路线前往中国或新西兰。那么,这条航班的飞行时间是多少呢?揭秘航班背后的时间密码航班时长和飞行距离新西兰奥克兰飞广州的航班时长大约为11小时30分钟,飞行距离为8800公里左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西兰旅游攻略自由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西兰旅游攻略自由行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wrw.com/post/25763.html